標本查詢:
共有 578 筆果樹種原數位化標本 - 更新日期: 2025-01-25
 
 

果樹種原多樣性
數位典藏品


著作農業試驗所果樹種原標本數位化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3.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


瀏覽人數:138390


   李種原多樣性

  • 金線李
  • 黃肉李
  • 烏梅李
方李(Prunus salicina L.)為薔薇科(Rosaceae)李屬(Prunus)的果樹,西元前十世紀的古代詩歌集--詩經中有‘丘中有李’和‘華如桃李’等詩文的記載,表示三千年前在大陸華北一帶已有李的栽培。李是世界上第六大果樹產業,次於柑桔、葡萄、香蕉、蘋果、梨和桃,栽培面積170萬公頃,年產量約為785 萬公噸。李果果色艷麗,果實酸中泌甜而有清香,營養豐富,自古以來即是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夏季水果。李果除了鮮食之外,還可加工製成蜜餞、果醬、果酒和果乾,是一種多用途的果樹。台灣李的栽培面積在1990年曾達9150公頃,不過在2008年只剩4097公頃,且栽培面積仍有繼續減少的趨勢,其原因在於缺乏優良品種和進口的李子競爭,導致價格長期低落。台灣李的種質資源豐富,尤其低需冷性種原,全球少有出其右者,有必要詳細調查、評估其種原特性,作為李品種改良工作的依據,以重振李產業榮景。